看得见的音乐,这场音乐会真正做到了零门槛

发表于2019-06-19 分类:资讯 来源:中国北京网

     钢琴家在左,十指翻飞;右侧的画家席地创作,她们彼此的创作更加激发了各自的临场表现,这是6月15日晚在北京璃墟剧场举行的一场别致的音乐演出:看得见的音乐——融合演奏专场。

     当天,两位刚刚留学归国的年轻艺术家各自用琴键和画笔描绘他们心目中的音乐、情感和人生,为观众呈现一场看得见的音乐会。她们分别是是伯克利音乐学院融合音乐家周雨思,和刚刚取得宾夕法尼亚大学设计学院硕士学位的刘晓璇。

     “爱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是针对某一个人,也可以是对于其他事物的热爱。”

     这不是10万+的鸡汤分享文,也不是野生女性沙龙现场。

     看得见的音乐,听得懂的绘画

     与传统音乐会很不相同的是,艺术家们并不是西装笔挺,也没有严肃的礼仪要求,为了方便观众理解,音乐家还会认真讲解每首曲目的背景故事及艺术特色,画家也会交流她用色和笔触与音乐的关联,完成这场看得见的音乐。这里同样不禁止观众说话,也不认为这是喧哗,艺术家在表演过程中还会特意与观众交流感受和心得,并且在演出尾声邀请大小观众上舞台和画家一起用画笔描绘他们听到的音乐。于是这场音乐会就成了全场观众与艺术家共同合作完成的一个作品。

     现场观众有专门从上海赶来追随钢琴家的粉丝、媒体来的朋友、音乐行业的从业者,更不乏音乐和绘画的爱好者,他们抱着好奇心来到璃墟剧场感受向来为三大音乐殿堂(国家大剧院、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所垄断的北京市高品质音乐演出,无论是阶梯下沉式的国际化音乐场馆氛围,还是北京一流的室内音乐效果,以及璃墟的灵魂——法国人菲利普自带喜感的主持,都让他们不虚此行。

     有观众做了生动的描述:两位艺术家通过音乐结合绘画,像是组起了一台实验,音乐和绘画都是变量,而在两者的交锋与融合之后观众就能体会到它们背后的艺术的存在,认识到艺术的疆域再大再广,其核心正是人的情感与表达,而通过艺术家的讲解,理解了音乐和绘画的欣赏并非高不可攀,也并非听不懂音乐,而是没有用心去听。

     归国艺术家创业,重返乌托邦图景

     当然这一切惊艳体验的发起人正是音乐会的主角,钢琴家周雨思。刚刚过了25岁生日的她毕业于伯克利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拥有多首原创曲目,并且是第一位在伯克利音乐学院校史的毕业音乐会上进行独奏原创曲目表演的音乐家,在校期间已经引起了国内诸如粱和平、崔健、捞仔等老牌音乐人的关注,放弃伯克利的留校邀约后回国创立源未文化,专注无形资产领域的管理交易平台搭建。对周雨思而言,看得见的音乐就像此前在北京朝阳大悦城落地的空间IP重返乌托邦一样,都是在践行大众和艺术家的精神产出人人平等这一理念。

     谈及接下来的打算,周雨思表示此次看得见的音乐是“从联觉出发重新发现音乐系列”的开幕演出,接下来她还会尝试更多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融合创作,带给观众更多作品,也带给观众更多从未体验过的艺术享受。



回到顶部